本帖最后由 SKYBNU 于 2021-11-23 16:06 编辑
《西游记》原名《西游释厄传》,作者吴承恩,描写的是释迦佛子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历经厄运磨难的故事。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广泛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更被译成多种语言,发行于一百多个国家,深受欢迎。它开创了文化娱乐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先河。中外学者发表了诸多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极高的评价。 《西游记》创作背景源于历史中的玄奘取经,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5岁的玄奘法师为追求佛法真谛徒步游学天竺(古印度)。他从长安出发,途经甘肃、新疆、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终于到达了印度。在那里学习了研究了十七年之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任人问难,与会18位国王,3000名学者,2000名外道,却无一人能诘难,受到了极高的赞誉。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玄奘取经发生在一千三百多年前,是一次非凡的旅途,他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伟大贡献。这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我们只知道张骞通西域,却少有知道玄奘西天取经也是通西域,他们走的路线大体相同,都是东中段路线。边境处从玉关门出发,过沙漠到高昌国(原新疆一部分),然后到哈么,帕米尔高原再进印度。他长途跋涉,九死一生,一上路水没了,在火热的沙漠中五天五夜滴水未进,又遇到了杀人的拜火教教徒要杀人祭天,就在这万分紧急的一瞬间,奇迹出现了,空中飞沙走石,天公大怒,河中翻起两米高的巨浪,吓得这伙强盗纷纷跪下,归于佛门。还在归途落入横河中,这便是通天河的来历,这一切都为作者写西游提供了生活中的真实素材。我们既要了解历史上的西游,也要了解小说中的西游。既要了解历史上的唐僧,也要了解小说中的唐僧。
唐僧取经是最早的中国梦。《西游记》是天下芸芸众生心灵的记录,西天取经就是人类追求理想,放飞梦想、梦想成真的典范。它以扬善除恶,施教育贤,天下太平,社会和谐为宗旨。四百多年来,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尊重与喜爱。四百年后,它依然如初升的太阳,光芒四射。它感动了中国,也触动了世界。它是名著中的名著,奇书中的奇书。它让中国走向世界,也让世界瞩目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