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租房 鹊桥
查看: 1414|回复: 0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博士后招聘启事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2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0
发表于 2023-3-31 15: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博士后招聘启事

       现面向校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数名,具体招聘情况如下:

  一、研究方向

  (一)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体系构建研究   招聘:1人

  从三个不同视角出发,探索多方协作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体系构建,为未来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发展指明道路。

  研究领域: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视角,分析人工智能特点及其核心技术架构,梳理各类技术在解决教育难题方面的作用,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变革教育的发展路径;
以教育创新为视角,着眼于人工智能对教育生态的系统性变革作用,探索人工智能变革教育的业态创新;
以政策推动为视角,从顶层布局、实施推动、风险防控的角度,研究人工智能变革教育的政策支持。

  (二)教师教学能力智能评测与教学精准辅助技术研究  招聘:1人

  聚焦研究“机器智能的教学嵌入”范式与支撑技术。在对农村网络联校场景理解与教师多维度教学能力评测的基础上,从备课、资源等方面提供可以直接嵌入实际教学过程的机器智能,利用人机协同方式对教师进行精准辅助,从而全面提升农村地区教师的教学胜任力。项目核心关注“教学能力的表征模型及其解释机制”和“机器智能的教学嵌入方式与机理”两个核心科学问题。

  研究领域:

       农村地区网络联校教学场景测绘与监测研究;
      融合行为感知与理解的农村教师教学能力评测研究;
      跨媒体教学资源的智能聚合与精准导学研究;
      面向智能协同的可解释教学方案自动生成研究;
      农村网络联校环境下的智能化教学创新示范应用。

  (三)教育可信评价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招聘:1人

  基于学分银行的终身学习等教育领域的创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支撑开展面向教育领域需求的区块链关键技术应用研究,提升我国教育治理的自主、开放、可控的能力。针对教育管理与服务中面临的版权确认、数据取信、隐私保障等问题,研究基于区块链的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成果评价、学生综合测评、教育档案存证与追踪、信息流通控制与隐私保护等技术,构建基于区块链的教育管理与服务协同平台,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领域得到应用以档案袋为依据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综合的评价,是一种新型质性教育教学综合评价工具。

  研究领域:

       面向教育领域需求的区块链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研究可信数字身份、教育档案存证与追踪、信息流通控制与隐私保护等教育可信计算技术;
      面向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袋的可信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计算模型研究。

  薪资福利

  (一)珠海博士后(第一类)

       学校提供薪酬为40万元/年(税前),优秀的科研产出额外奖励;
      在站期间,珠海校区提供每人5万元的科研启动费;
      珠海校区为第一类博士后提供租住公寓;
      中心会为第一类博士后打造专业的研究团队;
      可为符合条件的子女办理金凤小学、金鼎中学入学。

  (二)励耘博士后

       学校提供年薪30万元(税前),优秀的科研产出额外奖励;
      学校为励耘博士后提供租房补贴5万元/年,并可根据房源情况以市场价租住博士后公寓;
      中心会为博士后打造专业的研究团队;
      正常在站期间可为其符合条件的子女办理在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新校区幼儿园(沙河)或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中小学部(沙河)入学(园)。

  (三)A 类博士后

       年薪23万元(税前)其中学校提供薪酬为18万元/年、合作导师提供配套5万元/年,优秀的科研产出额外奖励;
      中心会为博士后打造专业的研究团队。

  三、申请条件  

  (一)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获得博士学位。其中,珠海博士后和励耘博士后为在国外(境外)世界大学综合排名或学科排名前100的高校或在国内双一流建设学校的 A+学科获得博士学位的全日制博士毕业生及相当水平的科研机构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毕业生。

  A 类博士后要在国内外一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全日制博士毕业生及相当水平的科研机构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毕业生。

  (二)具有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方向专业背景,于2022年7月前获得博士学位。

  (三)政治立场坚定,身心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进校后须全职在北京师范大学工作。

  (四)各类博士后原则上要满足各用人单位进站遴选指标评估要求。

  (五)热爱科研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申请方式

  (一)个人简历,特别是个人研究、工作与组织管理的相关经验,个人性格与能力特点。

  (二)博士学位论文和3份以上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论文、政策建议、政策分析或咨询报告、研究报告、著作等)。

  (三)应聘的方向,与进站后的工作设想。

  (四)两位本学科领域教授的推荐信(其中至少一位是博导)。

  (五)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生可毕业后补交)。

  (六)电子邮件请以“姓名+毕业学校+专业+应聘职位”命名,投递到gjjzhaopin@bnu.edu.cn

  五、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邮编:100875

  联系人:谷老师

  联系电话:010-56444401-2008

  Email:gjjzhaopin@bnu.edu.cn

  网址:http://aic-fe.bnu.edu.cn/index.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蛋蛋网 ( 湘ICP备2021010869号-1 )

GMT+8, 2025-4-5 21:37 , Processed in 0.062202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