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推导法和摘词法写5言律诗
利用推导法和摘词法写5言律诗:在写律诗时,摘词法和推导法合用可以增加写作的内涵广度,防止过分抄袭和摘词是初学者特别要注意的:
先选宋词两首:
(一)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二)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晓别吾家黄叔度。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
樽罍饮散长亭暮。别语缠绵不成句。已断离肠能几许。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第一句:选(一)的第一句: 风住尘香花已尽
(二)的第一句: 千峰百嶂宜州路
撰写为:风住千峰上,
我这样摘词是随机的,因为之后的摘词推导还要围绕这两首词撰写,因为是从一首词里面的连贯逻辑抽取,所以连贯性会非常好,但是如果是采用《宋词一万首》撰写,因为里面的大量宋词几乎都是讲有限几种内容的古风事件(爱国、英雄、战争、歌曲、筵席、美女等),而同一个古代词人总是有自己常写的内容,所以撰写时特别容易摘词,我在写古风词时,一般只要随机选一页,里面两个版面就足够写4、5阙,甚至10阙词了!
第二句:选(一)的第一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撰写为:田野香花尽,
第三句:(二)的第一句: 千峰百嶂宜州路
撰写为:幽径入云烟,
第四句:选(二)的第二句: 天黯淡、知人去
撰写为:飞花天下静,
第五句:选(一)的第三句:物是人非事事休
撰写为:物是粉桃好,
第六句:选(二)的第一句:千峰百嶂宜州路
撰写为:嶂高黄菊迟,
第七句:选(一)的第五句:闻说双溪春尚好
撰写为:涧里花英飘,
第八句:选(二)的第五句:远山修水
撰写为:远山修水景。
整首唐诗为:
《山峦词》
风住千峰上,
田野香花尽,
幽径入云烟,
飞花天下静,
物是粉桃好,
嶂高黄菊迟,
涧里花英飘,
远山修水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