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BNU 发表于 2021-10-18 08:49:23

今天 怎样读懂陶行知 上午10:30 微信直播

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
http://www.ddw.zone/data/attachment/forum/202110/18/081016twtew14kea1k413e.jpg

http://www.ddw.zone/data/attachment/forum/202110/18/083919f2zgoxod0kwbo2wz.jpg

http://www.ddw.zone/data/attachment/forum/202110/18/083926fy793s6vyvwviz22.jpg

小河流血哗啦啦 发表于 2021-10-18 19:08:49

在《中国教育报》看到了简录。无论是从宏观上来看,以乡村教育推进社会整体改造的理想主义,还是微观层面的学校课堂教学与家庭教育,陶行知的思想取向与实践路径都值得反复学习。{:3_52:}

SKYBNU 发表于 2021-10-19 06:33:42

陶行知——万世之师,万事之师。

SKYBNU 发表于 2021-10-19 06:35:31

读懂《西游记》,将陶行知先生的知行合一,转为悟行合一,事半功倍。

小河流血哗啦啦 发表于 2021-10-19 19:08:23

SKYBNU 发表于 2021-10-19 06:35
读懂《西游记》,将陶行知先生的知行合一,转为悟行合一,事半功倍。

悟行,想到了王阳明的格物体会{:3_52:}

SKYBNU 发表于 2021-10-19 19:47:52

小河流血哗啦啦 发表于 2021-10-19 19:08
悟行,想到了王阳明的格物体会
“格物”最早源于《老子·德道经》“观之于物而知身”,指的是要用智慧的思想来观察万事万物。道以德而显化,德能化生长养万物。
陶行知先生最开始将自己的名字叫做“行知”,后来受王阳明心学影响,又觉得应该是“知行”。所以后来叫做“陶gan(四声),就是知在中间,两边是行。这个后来称为行知基地的logo。
这样即是:实践-认识-再实践。
如果我们把知行合一,上升到“悟行合一”,就会事半功倍。

SKYBNU 发表于 2021-10-19 20:34:18

王阳明超越了的得失荣辱,但是还没能了脱生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天 怎样读懂陶行知 上午10:30 微信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