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BNU 发表于 2021-10-4 11:09:02

妙解唐三藏(5)

本帖最后由 SKYBNU 于 2021-11-10 15:34 编辑

唐僧精神:    唐僧是放飞梦想,知难而进,百磨不死,难后呈祥的人,他九死一生,苦尽甘来。宁可西行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用真心迎接考验,这就是唐僧精神。    其实,说到底,唐僧精神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西天取经没工资,没奖金,没待遇,只有苦难,没有点儿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能行么?还真不行。唐僧发愿取经,实为行菩萨道的人。他胸怀大慈大悲之志,普渡众生之心。唐僧对八十一难早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唐僧一上路遇着魔头就被困,碰着妖精就被捉,逆来顺受,为什么?这是在修忍辱法门。因为修炼是修自己,不是修理别人。他慈悲劝善的工作作风,令人敬佩。他又是最有信仰的人,这永不退道的精神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唐僧是一灵不损的高僧,是悲智双修之人。所以,要超出两分法看待。他面有道是:智慧没有烦恼,慈悲没有敌人。对毫无人性的妖魔也讲“行善”,尽管是对牛弹琴,但也是为他种了“善因”这便是菩萨精神。菩萨慈眉,金刚怒目。前者是以劝善来除恶,后者是以除恶业扬善,角度不同,目的一个。唐僧取经是行菩萨道,孙悟空保唐僧取经,是金刚护法,是以除恶来扬善,谁也没错,只是入道角度不同而已。    这就是:有志肝胆壮,无私天地宽。西游,悟西游,学自信,也学谦卑。自信中有一点谦卑,谦卑中有一点自信,这便是太极图原理,也叫辩证法精神,还是唐僧精神。唐僧百磨不死也受益他的谦卑之心和慈悲精神及发愿之心,这三点是他走向成功的三大精神支柱。只有了解唐僧,才会了解《西游记》。唐僧表面像个凡人,常常流泪,是非不明,肉眼凡胎,人妖不辨,近于迂腐。其实,这只是为了表法,这是说:像唐僧这样的平凡人,只要真心发愿,都可以取来真经,何况我们每个人呢?○学习唐僧精神,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学习取经精神,就是学会追求真理,从而人生圆满成功。    是福是祸看心态,是成是败看心路,是人是魔看心理。重走玄奘路,妙解唐僧心。唐僧是有利他之心的人,他的西天取经不是为自己,而是舍己为人之举。我们学习唐僧精神就是学习中华魂,树立中国心,打造和谐文化,走向圆满人生。但是,对于一般世俗人来说,人生是不圆满的,因为只有生命,没有慧命,只修世间法,没修出世间法,这只是个半圆形,这是很遗憾的生命现象。    总而言之,唐僧精神就是放飞梦想,舍己为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那么,唐僧事业的成功还要感谢谁呢?那就是他手下的三徒四助。三徒四助:    唐僧的成功,主要是懂得凝聚人才,他取经真要感谢手下有四个助手真心实意的相助,因为他真心发愿诚心做一件正事,而诚信是最好的投资,发愿是团队的纽带,信仰是共同的灵魂。唐僧是妙用心灵的典范,他有三个徒弟四个助手。三个徒弟是开悟的三个层次,这里的悟空是上乘的,因为不空不成佛。悟能是中乘的,因为无能不成道。悟净是初乘的,因为不净也不入门。四位保唐僧西天取经,是星星跟着月亮走,沾了好人光了。因为取经任务给唐僧了。唐僧取经有四个助手,三个徒弟,白龙马不在编。为什么?因为三徒弟代表上、中、下三个层次。○让大弟子孙悟空当行者,是讲悟行合一和有智慧的行动之意。○让二弟子猪八戒做悟能,是悟到心的能力用戒律来收住本能之意。○让三弟子沙和尚当悟净,是悟到心的清净来承担如来家业之意。○让白龙马当司机,是启用龙马精神一往无前而走完十万八千里。    这里也是说:修行者首先要悟到心的空性,然后要悟到小的能力,还要悟到心的净化力,还要悟到取经人心的本意。唐僧有四悟具备,何愁不到西天?同时,三徒也隐喻佛门的三皈依之理。○悟空是皈依佛的隐语,因为不空不成佛,也才会人生圆满;○悟能是皈依法的隐语,因为悟了本能而守成法,方可入佛法;○悟净是皈依僧的隐语,因为悟得了清净心,才可以当和尚。    三徒也代表戒、定、慧三大学问。这也是禅者修心的三个步囊:一是收心而守戒,二是守戒而生定,三是因定而开慧。戒定慧三字使是佛家的三大学问。○这里猪八戒代表“戒力”,因为戒可约束人的本能。○沙悟净代表“定力”,因为心清净了才能产生定力。○孙悟空代表了“慧力”,因为悟了空性才会开发慧力。    悟空是本体,八戒是用途,沙僧是外相,讲的是体、相、用三位一体。同时,三个徒弟也代表身、口、意三张作业。老孙是意业,老猪代表口业,老沙代表身业。这是以猿表意,以猪表口,以僧表身。是说:意不可妄动,口不可瞎说,身不可乱动。取经五位,看似机缘巧合,其实是必然的结果。这里是一加四的结构,“一”是取经人唐僧,“四”是取经人的“心智”、“心能”、“心境”和“心态”。人生的苦难造就了唐僧的伟大,他有大慈大悲之心,普渡众生之意,但手无缚鸡之力,却长途跋涉,风餐露宿,受尽百魔之苦。即使在危难之中,也不失慈悲之心。比如:救宝象国的百花公主、救乌鸡国屈死的皇帝,他仁慈好善的性格,完全是一位有道高僧的形象。    总之,有磨炼,才有成功。征服十万八千里才能圆满成功,这便是天理。受尽八十一难,忍受百魔之辱,才是走向成功之地,这就是天规。明天理,知天规,就不做背道之事。学做人,会做事,才会成功成才。唐憎有报国之心,度人之志。他发愿取经,是西天取经中最坚定的一位,他不近女色,并非不懂情感,而是舍去“小情感”,直奔“大情感”的圣人。人生往往有很多选择、唐僧选择了取经,就是选择了磨练,选择了吃苦。根基好的人,苦难也多。天考人磨,不离左右,却也成就了唐僧的伟大。智者因祸得福,愚人因福成祸。这样的事情还少吗?愿有缘有智的学弟学妹们:    珍惜每一次磨练,这是我们发光之地。珍惜每一个机缘,这是我们开悟之时。    是福是祸看心态,是成是败看因果。一旦心开悟解,就迎来了人生中的太阳。
   历史上的玄奘是唐僧的真身,唐僧是玄奘的化身。
不了解真身缺少个根,不了解化身缺少个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妙解唐三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