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BNU 发表于 2021-9-29 07:02:13

《西游记》取经团队成员的五行(二)

本帖最后由 SKYBNU 于 2021-9-29 07:03 编辑

续:


    好,我们再来看核心人物师父唐僧。因为去西天取的是三藏真经,故以经为名,来自东土大唐,进而叫"唐三藏"。此外,道家讲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虚,元精、元气、元神三元合一,也称"三藏",也可以说是三藏cang,藏精、藏气、藏神。东方为木,在五行里木主肝,肝为魂,唐僧是西天取经路上的灵魂人物,在道家五元里为元性,元性是佛家讲的佛心、佛性,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纯善的,是证得无上真理回归自性后的真我,因此西天取经路上唐僧意志坚定,道心坚固,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或者各种诱惑都能道心不退,佛心不变。    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来佛祖有三藏真经要送往东土大唐度化众生、劝化世人,然后观世音菩萨到东土来找一位善信去西天取三藏真经,善信代表的就是善心善性、佛心佛性,这善信与三藏真经是相对应的,因此这唐三藏也代表三藏真经。代表佛心、佛性,代表天性。一个人修行圆满,明心见性之后,回归本性、佛性,就成佛、成道了,就可以与虚空法界融为一体,天地人合一,达到无生无死的境界。这就是为什么吃了唐僧肉能长生不老的真实原因!实际上指的就是一个人修行圆满后,得道了,成佛了,脱离了六道轮回,达到不生不死的境界。佛陀讲众生皆有佛性,只不过众生迷失了,因而在六道中轮回受苦。修行就是要找这颗佛心、佛性,回归我们的本来面目,但这佛心佛性、善心善性深藏在众生的心里,非常的玄妙、有非常深广的奥义在其中,故也叫"玄奘"。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用心去悟,它是真实的存在,像条龙,神龙见首不见尾。
    谈到龙,我们自然想到白龙马,白龙马的本身是小白龙,以马的形象展现,发挥其作用。其实白龙马就是代表人的意识,就是意马。白色在五行中为金,金为肺,肝藏魂、肺藏魄。魂和魄的关系,简单讲,灵魂是精神层面、意识层面的,白龙马代表唐僧的自我意识,西天取经路上老实听话、照做,也没有任何怨言。魄就是肉体层,肉体承载着灵魂,白龙马又承载着唐僧,是西天取经路上驮着唐僧和一些物品的脚力。马是骏马,又温顺驯良,招人喜欢,喜欢就会产生情爱,在道家五元中为元情,这个元情是最纯最正的真情。真情就能产生善缘,善缘相合就能结出善果,这善果就是善心善性,佛心佛性,就是我们的本性,回归本来面目后的真我。
    西天取经路上的主角、配角缺一不可,修行路上少一个都不行。孙悟空代表人的心,人的心为君主之官,统领四肢百骸,五脏六腑,是主要角色,而且还是多重角色,因为人的心有多种变化,可善可恶。人心如果向善,就会发善心、做善事,起心动念都是善的,都会听从佛心、佛性的指使,以佛心、佛性当家,就会听从唐僧的指挥一路西行,最终就能修成正果,就能成斗战胜佛。人心如果是向恶,心中就会有各种恶念、邪念,就会听从猪八戒的这个欲望之体的指挥,就跟着欲望跑了,贪图享乐,成为欲望的奴隶,人就堕落了,就坏了。常言道“披毛从此出,做佛也由他”。堕落成披毛带角的畜牲,沦为畜牲的是这颗心,修成正果,成佛、成道、成仙也是由这颗心。因此说我们这颗心是可善可恶的。为了守护好这颗心,不让他随性子、跟着欲望跑,不让他堕落,就给他安个紧箍咒来约束他,实际上这紧箍咒就是道德约束,就是教规戒律,就是法律制度。如果犯戒了,违法了,就会得到相应的处罚,那么人就不敢轻意违法,孙悟空也不敢轻意犯戒。       整部西游记五行具足,道家五元具足,人体五脏具全,从内到外,从有形有相到无形无相,从精神层面到物质层面,从各个角度去指导我们修行、成长,运用民间神话、儒释道文化的核心 来启发我们去了悟宇宙人生真理实相,幻化出来各种角色引导我们如何去降伏心魔,拴心猿锁意马,恢复我们本来面目、自性本心。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即是一位修行极高,颇有智慧的大善知识,笔落西游,言为心声,其中藏有很深的寓意,无边的智慧,旨在点醒梦中人啊!因而《西游记》就是一盏指路明灯,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指引人们如何去修行,引领人们走向光明大道,从而开启智慧之门,最终像唐僧一样修成正果,回归本性,自觉觉他,自觉觉他。
    人人都有十万八千里,各个都有九九八十一。人人都是唐三藏,各个都是孙悟空。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自度度人,自觉觉他,要让我九州处处披锦霞,要把这真理妙谛播天下。    莫看滔滔碧波,有船就能渡河,莫看船儿无底,有心就能过河。    人贵有志,当学放飞梦想。心贵有道,当悟天地文章。当下开始,执子之手,取经路上,同心同行 ——


sina 发表于 2021-9-29 15:58:11

都读了,MARK一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游记》取经团队成员的五行(二)